

这类“共享”骗术需警惕
来源:经济日报 杨玉龙
近日,一家自称是“共享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打着“响应政府号召,提倡节能减排”旗号,做起了所谓“共享充电桩”的买卖。这家公司声称,群众只要认购充电桩,一个月就能回本,一年净赚十几倍。但不少群众反映,他们投资了、上当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以及国家对绿色出行的倡导,绿色环保且经济实用的电动车正成为许多人购车首选,但充电桩建设却相对滞后。这一方面给充电桩市场发展带来了机会,另一方面也有人借此编织骗局。不过,在这次共享充电桩投资骗局里,设局者的骗术并不高明,如果受骗者一开始就留个心眼儿,多求证一下,是很容易识破骗局的。可是,在巨大收益面前,还是有人想当然地认为投入低、回报高且风险小,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被骗子一步步拖下水,最终追悔莫及。
对于某些打着共享经济的骗局,个人首先要做好防范。骗子之所以能够得逞,不外乎利用了两点,一是人们贪图便宜与低投入发财快的心理;二是相关知识的盲区。所以,远离此类骗局,个人应摒弃贪图便宜的心理,并加强学习,提高警惕,在诱惑面前保持淡定,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投资前多些对企业资质的审核,也就不至于被虚假的印章和合同所蒙蔽。
当然,监管部门需要强化对市场的监管。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专门发布《关于做好引导和规范共享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明确严厉打击以“发展共享经济”为幌子,从事非法集资、窃取用户隐私、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这也需要各地相关部门完善举措,既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又须对借助共享经济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精准打击。
此外,相关企业也应加强防范。一方面有必要防范不法分子借自家名号行恶,另一方面应善于维权,既给自己证明清白,又维护好消费者权益。
相关推荐
据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检察院发布,12月5日,由下城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曹某甲等4人非法集资案开庭审理。该案系“人人爱家”特大非法集资系列案件的第二批被告人,被控涉案金额31亿元,受害人约3.7万人。本案将择期宣判。
年以来,广州警方强力组织开展“净网2019”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突出违法犯罪,强力整治网络违法有害信息,整改网络安全风险隐患,推动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全链条打击黑客攻击破坏、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突出网络违法犯罪,取得了显著成效。侦破网络主侦案件1500余起,打掉团伙224个,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5313名,缴获被泄露窃取买卖的公民个人信息13亿余条。
昨日晚间,水滴创始人兼CEO沈鹏在个人微博上发布公开信称,上周六早上,有媒体报道了水滴筹线下团队人员服务环节出现了问题。看到消息后,我和水滴筹业务总经理等相关同事们第一时间成立了工作组展开相应调查,并且全面暂停了线下服务。大家的信任是水滴筹的基石!这一次我们辜负了爱心用户对我们的信任,我代表水滴筹的全体成员向大家说声:对不起!
- 1 恒远鑫达涉嫌非吸12人被抓:运营P2P去投网 曾战略入股台基股份
- 2 荷包金融公布兑付方案预计3年内完成 此前已累计兑付8000万元
- 3 湖北第二批僵尸类P2P退出涉及6家平台 武汉10月中旬曾进行公示
- 4 全球首家P2P网贷平台Zopa获成立以来最大融资,意在转型数字银行?
- 5 微贷网旗下多家公司股权变更,姚宏名下沄拓集团渐浮出水面
- 6 银保监会修订发布《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7 广州互金协会:进一步加大打击恶意逃废债等行为力度
- 8 已被立案的点牛金融称计划开展汽车租凭和比特币采矿业务
- 9 17家公司被地方金融监管点名公告不具备集资和理财经营资格
- 10 和掌柜被立案侦查法人等被抓 四川移动曾称推介时已提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