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由预践咨询主办、零壹智库联合主办的“2024贷后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得到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不良资产清收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个贷市场的两个监管缺口
不良资产市场的建设,可以说是金融市场的底线建设。
不良资产市场的数据不太透明,目前只能通过各种间接的表征数据来进行观察。从市场增量而言,目前不良资产市场成为一个“蓝海市场”,业内甚至称之为一个“黄金时代”。
01 “困境资产”达10万亿级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约3.3万亿元,不良率1.56%。
非银金融机构方面,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披露至2023年底,信托资产规模23.9万亿元;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二季度末基金、证券、期货和私募基金等机构资管总规模达70.6万亿元。这两项合计约94.5万亿元,按照3%的不良率来估计,不良资产的规模大概是2.84万亿元。
非金融企业方面,8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5.50万亿元,按企业1年期以内的坏账准备平均计提比例5%计算不良率,保守估计不良资产规模约1.28万亿元。
以上三者对应的不良资产规模合计约7.42万亿。
考虑到一些其他的资产,比如陷入财务困境、经营困难,濒临破产,但是尚未达到不良资产标准的困境企业,以及AMC持有的尚未处置的困境资产,预计规模可能合计达10万亿元。
02 银行新生成不良率高企
银行新生成不良率这一数据反映了其不良资产的增量。
来源:银行财报,零壹智库
新生成不良率最高的10家银行整体体量较大,包括农商行、城商行及4家规模较大的股份制银行。其中新生成不良率最高的是青农商行,达2.96%,与其他银行相比高一个数量级(其余未超过2%)。
图2:上市银行2024H1新生成不良贷款率排行Bottom10(年化,由低到高)
03 不良资产转让大增
同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信托、保险、小贷公司等其他非银机构的个贷不良资产也保持增长,综合测算个贷不良市场可达万亿级别。
据零壹智库统计,2024年以来,截至9月20日,在银登中心挂牌的个贷不良资产转让包共371期,未偿本金总额573.0亿元,未偿本息总额1012.4亿元,已超过去年总额,且突破千亿的时间线较去年提前了3个月。
数据来源:银登中心,零壹智库
在个贷不良资产的转让构成上,商业银行占比85.6%,消金公司占比12.5%,其他类型公司占比较低。
银行业的零售业务正在滑坡,上半年有5家上市银行的零售业务利润的降幅超过50%,分别是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和浙商银行,其中光大银行和浙商银行零售业务亏损。
银行业整体零售业务的下滑,必然会在这个领域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
消费金融公司方面,头部公司多选择收缩。从中期业绩可见,资产规模排名前5的消金公司中,除蚂蚁消金外,悉数收缩了规模。
与此同时,消金公司也在批量转让不良资产包。截至2024年9月20日,今年有13家消费金融公司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了105期个贷不良资产包,资产总笔数超过200万笔,未偿本金近120亿元,未偿本息超过185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其中转让最多的是中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和北银消费金融。
04 金融消费者投诉增长较快
从整体来看,金融消费投诉量与涉诉金额在3月呈现爆发式增长,且随后几个月继续增长,7月份超过7万笔并达到峰值,8月份略有减少。“投诉数量”与“涉诉金额”指标大体呈现同程度增长,从单位涉诉金额来看,除3月份较高为1.27万/笔之外,其余均在1.15-1.20万/笔之间,基本保持相对稳定。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数据显示,不当催收和畸高息费(高利贷)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两者占比稳居40%和20%以上。而催收一定发生在逾期之后,即产生不良之后。
金融消费者投诉指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逾期的增长速度,因为两者应该是正相关的关系。不当催收的“投诉数量”与“涉诉金额”指标在今年的增速较快。
05 金融市场的“底线”
从不良资产的供给方来看,不良资产的处置可能是相关金融资产最后的利润来源。这一部分资产,最后产生收益的多少、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不良资产市场的效率。
从交易和处置市场来看,目前不良资产交易市场被业界称为蓝海市场,或者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从前述数据可以看出,增长速度太快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中国金融业里面有两大蓝海市场,不良资产市场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这个市场至少目前来说非常赚钱。海德股份的2023年年报显示,其不良资产处置部分的毛利率高达98.07%,
从金融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不良资产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进入到“最后挣扎”。不良资产只有合理解决掉,一方面资产持有者才能够赚到钱,另一方面金融消费者才能摆脱麻烦。
所以从商业价值的角度来看,不良资产市场是是金融市场链条的最后一环。
在没有个人破产制度的情况下,个贷不良资产市场,既是商业底线,也是法律底线。
不过,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及“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深圳开展个人破产制度改革试点已有三年多。如果个人破产制度建立,这个市场可以延伸的链条会更长。
06 个贷链条监管的缺口
不良贷款处置,其“最后的挣扎”也就意味着在法律红线上“来回试探”,因此监管关乎金融纠纷、金融违法及社会稳定问题。
个贷链条监管上,目前尚存两个缺口——助贷和催收。当前的监管要求是“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但是在个贷链条上,这两个环节的监管还是缺失的,部分监管规章对此有所涉及,也比较模糊。
助贷环节,除少数公司在做轻资本转型外,大多数助贷公司是兜底业务,本身或关联公司经营着不良资产或催收业务,因此承担着不良资产的风险。
但是,助贷行业现在没有明确的监管。虽然在不同层次有相关涉及,比如《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的合作机构有一些约束,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对助贷行业的管理。
这方面容易产生两个问题:
其一,正在经营的助贷公司,会畏手畏脚,对于相关业务是否可做边界模糊,有的业务可能能够盈利更多但是不能去做,但同时有的业务可能在法律边缘上,甚至有一点踩红线也不得不踩,这对于行业本身是一种不利的状况。
其二,去年到今年,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到助贷业务,出现了“流量的尽头就是放贷”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合理的监管,最后带来的市场困境积累下来会非常大。
催收是个贷不良资产最后的价值来源。催收环节目前监管缺位带来的问题已经很多,甚至一些头部公司出现重大问题。
催收领域也有一些创新和改善,比如有的机构在引进和探索一些方案,比如帮助债务人找工作、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让其能够重新获得资金来源,逐步偿还贷款。
但是催收领域的业务边界没有通过监管明确,这是现面临的很大的问题。
只有将助贷和催收这两个领域的监管空白补齐,整体个贷市场才会形成一个比较坚固稳定的底线。
完善市场链条后,风险边界才能明确,才能够去构建真正对市场有效的定价机制和定价算法,优化资产定价,也有利于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稳定。
相关推荐
近日,光大证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06亿元,同比下降17.39%;净利润19.9亿元,同比下降54.33%。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23亿元,同比增长41.06%;净利润6亿元,同比下降69.49%。
11月1日消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丽水监管分局公布了一起涉及两家本地银行的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此次处罚的对象是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丽水分行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丽水分行,两行因为违法违规行为合计被罚款190万元。
近期,汽车租赁行业的监管政策不断强化,多个金租公司发布了关于汽车类合作机构禁止行为的公告,强调了对合作机构业务、人员等方面的规范要求。这些措施旨在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 1 济南这家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被立案侦查
- 2 重庆警方发布博禧淳数字科技公司(京世集团、玩家部落)涉嫌非法集资通告
- 3 互联网券商Robinhood第三季度营收6.37亿美元 同比扭亏为盈
- 4 央行:截至2024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385家 三季度余额减少167亿
- 5 某银行和助贷机构维信金科合作发放综合费率超年化48%消费贷款!法院判决:合法!
- 6 畅捷通前三季度净亏损28.95百万元同比增加23%:云订阅负债增长17%
- 7 金融监管升级!多家金租公司发布禁令 细化汽车租赁合作规范
- 8 民营银行第十年!“双雄”并立之下,这些银行掉队了
- 9 建设银行与浙商银行两行分行合计被罚190万元!相关人员均收到警告处分
- 10 光大证券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双降!曾遭证监会警示 前高管内幕交易案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