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亿联合贷款巨头的信贷风险几何?
去年罚款逾亿元,今年一季度超4200万
3月13日,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等12项违法违规行为,渤海银行被央行连开10张罚单,同时被处以警告、罚没1696万元,另有9名相关负责人遭警告,共被处罚款43万元。
渤海银行的违法行为中,包括时任渤海银行消费金融事业部高级现场监督及项目评估管理经理助理赵某东,因对该行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处8.2万元罚款。渤海银行称,此次违规行为发生于2020年,目前已完成整改。
今年一季度,渤海银行已经连续几次收到监管部门的罚单。2月17日,银保监会通报称,渤海银行因多项贷款违规行为被罚1660万元。其中,对渤海银行总行罚款430万元,对分支机构罚款1230万元,并对1名责任人员予以警告。
2月24日,银保监会公布的行政处罚公开信息表显示,因13项违法违规事实,渤海银行被罚款860万元。
也就是说,一季度尚未结束,渤海银行被罚款金额已经高达4216万元。当然,这对渤海银行来说不算什么。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渤海银行至少收到9张罚单,合计罚款金额过亿元,罚没金额在全国银行中排名第三。其中,仅2021年5月银保监会向渤海银行开出的一张罚单金额就高达9720万元。
渤海银行是一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几年其内控合规问题不断引起外界关注。例如,2021年10月,多家媒体报道称,江西济民可信下属两家子公司存入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的28亿元存款,遭银行方莫名质押为第三方提供贷款担保。随后,渤海银行称,发现异常后已报警。
28亿存款“被质押”引发的罗生门事件至今仍未解决。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证券监管部门关注。2021年11月12日,证监会国际部在官网发布一份“境外上市反馈意见”,要求渤海银行详细说明存款人为第三方提供质押担保的情况,公安机关是否已立案侦查,以及该行相关从业人员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或不当操作的行为等。
在2022年半年报中,渤海银行针对上述28亿存款“被质押”纠纷披露称,本行与个别企业客户因存单质押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生纠纷,本行已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该案尚在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结果以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为准。
联合资信在渤海银行的最新评级文件中指出,“近年来,渤海银行由于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违规募集资金向房地产项目融资、未落实授信审批条件发放贷款、违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等事由受到银保监会处罚,体现出其内部控制仍存在不足;渤海银行已针对上述问题实施全面整改,并对涉及责任人进行了问责,目前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仍需持续关注。
截至目前,渤海银行各项监管指标均符合要求。
2022年半年报显示,渤海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6%,与上年末持平;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贷款减值准备236.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07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36.30%,拨备指标符合监管要求。截至报告期末,渤海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5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2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17%,各级资本充足率均符合监管要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2021年,渤海银行拨备覆盖率从从187.73%一路下降至158.8%和135.63%。
互联网贷款狂飙后缓慢收缩
过去几年,渤海银行最为外界关注的还是其互联网贷款业务。从2017年起步到2020年,渤海银行仅用三年时间,就将联合贷款业务规模做到了千亿以上,成为城商行中为数不多的互联网贷款千亿巨头。
渤海银行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渤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只有88亿元,在该行个人贷款中占比7.4%;2018年末,渤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猛增至485亿元,在该行个人贷款中占比28.89%;2019年末,渤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继续大涨至956亿元,近乎翻倍,在该行个人贷款中占比40.96%;2020年,渤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1170亿元,成为为数不多的联合贷款千亿巨头。
2021年以来受互联网贷款政策影响,渤海银行开始逐步压降个人消费贷款规模,截至2021年末和2022年6月末,渤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1037亿元和980亿元。截至2022年6月末,渤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占个人贷款总规模的28.8%;比2019年末的40.96%有较大下滑。
渤海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主要通过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合作进行。
渤海银行在2020年的上市招股书中称,截至2019年12月31日,渤海银行已与超过100家互联网平台建立合作关系,2019年通过各种已有场景获得互联网用户28.15万户,同年这些在线平台的合计交易量达到420亿元。
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渤海银行通过第三方消费金融平台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34亿元、442亿元及925亿元,分别占个人贷款总额的2 .9%、26 .4%及39 .5%。
2019年6月,在一带一路消费金融高峰论坛上,渤海银行曾披露27家合作机构名单:蚂蚁金服、度小满金融、腾讯金融、小米金融、国美金融、苏宁金融、乐信、360金融、维信金科、51信用卡、美利金融、品钛、大数金融、即有集团、数尊科技、米么金服、挖财、神州优车、汽车之家、玖富、千方小贷、瑞信瑞蚨小贷、平安普惠、金融壹账通、众信普惠、狮桥资本、同程金服。
在上述名单中,有多家已经因各种原因停止运营,如美利金融、米么金服、挖财等。
截至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和2022年6月末,渤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分别为0.63%、1.83%、3.43%和4.45%,不良率连续走高,凸显渤海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风控能力不足,资产质量堪忧。

相关推荐
企查查APP显示,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近日完成股东变更,拉卡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拉卡拉)已正式退出,退出前持股为1.6667%。同时,中邮消金监事从彭铭巧变更为陆军。
近日,蚂蚁集团国际业务CRO顾鸣已正式回归信也科技,出任信也科技印尼业务CEO,直接向集团CEO李铁铮汇报。